请登录 [ 会 员 ] [ 商 家 ] [ 注 册 ]
支原体检测、去除及预防
支原体检测、去除及预防
466 发布于:2024-11-12T17:00:22
2

支原体是一种类似细菌但不具有细胞壁的原核微生物,直径在 50-300 nm,可轻松通过滤膜混入培养系统中,普通的抗生素(如培养细胞常用的双抗)对它不起作用。由于细胞被支原体污染后无明显浸染迹象,导致污染后不能及时发现,这常常会给大家的细胞培养带来麻烦。


支原体污染常见来源

1. 组织来源:如果实验用到原代细胞,而采集原代细胞的组织中本身就含有支原体,那么所采集和分离到的细胞也会含有支原体。

2. 培养试剂:主要是指血清,由于血清来自于动物,如果动物受到支原体的感染,从中取得的血清也不可避免的含有支原体。不过由于现代血清生产工艺流程成熟,正规厂商出厂前都会对很多指标进行检测(包括支原体),出现问题较少。

3. 人员操作:人员因素是支原体污染的主要来源,由于环境和人唾液中均可能含有支原体,如果操作不规范,很容易会在细胞培养中引入支原体的污染。

4. 细胞间交叉污染:这也是支原体污染的一个主要因素,实验室内和实验之间偶尔可能会互相借用细胞,如果被借用的细胞带有支原体,在没有检测、去除措施的情况下,那么很快支原体就会污染到其它细胞中。


支原体污染检测

        受支原体污染的细胞生长会变慢,状态会变差,虽不会马上使细胞致死,但却会影响细胞内的各种参数,如改变细胞膜抗原性,改变细胞新陈代谢,干扰核酸的合成,改变 DNA 转染效率,导致染色体畸变等,这些影响会造成实验结果不准确,重复性差,甚至得出错误的结论。2013年业界顶级期刊《Nature》已正式要求投稿的文章如涉及细胞培养,都必须要进行支原体检测。此外,支原体污染检测也是生物药研发与生产的重要质控指标,必须在生物药产品开发的各个阶段进行,包括原材料、细胞库、病毒种子库、未加工的收获液材料和最终产品。


常见支原体检测方法


支原体去除及预防

        检测到有支原体后,下一步就要考虑如何才能清除这些支原体,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支原体对于培养细胞常用的双抗并不敏感,而医学研究表明,大环内酯类,四环素衍生物类以及氟喹诺酮类的抗生素对于支原体的清除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而对细胞的损伤相对较小,如市面上常见的红霉素,土霉素,诺氟沙星等药物均属于以上类型的抗生素。在检测到培养的细胞中有支原体的污染时,可以使用以上类型的抗生素来进行去除,也可以购买商业化的去除试剂,去除周期一般为两周左右。以全式金公司产品为例,就有三种支原体去除试剂TransSafe® Mycoplasma Elimination Reagent TransMyco-1+2TransSafe® Mycoplasma Elimination Reagent TransMyco-3TransSafe® Mycoplasma Elimination Reagent TransMyco Plus它们的主要成分分别为大环内酯类,四环素衍生物类和氟喹诺酮类,所针对的支原体类型略有不同,大多数情况下这三种类型的去除试剂可以通用。一般两周内便可以完成支原体的清除。

        在确定培养的细胞没有支原体污染后,为了防止支原体污染或者再次污染,除了在人员操作和细胞间管理上进行一定的完善外,还可以在细胞中加入一定量的预防试剂,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再次受到支原体的污染。如全式金公司的TransSafe® Mycoplasma Prevention Reagent

        这样就可以通过支原体的检测、清除和预防这一系列的流程来保证细胞实验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日常预防支原体污染的措施

        支原体去除并不是个一劳永逸的过程,所以为保证我们细胞不被再次感染,我们可以做出一些必要的预防措施,以下给大家几点预防支原体污染的建议。

●   在细胞培养实验室始终佩戴个人防护设备,至少应该包括一个专用的,干净的实验室外套和手套。

   了解你细胞的来源。使用受感染的细胞进行交叉培养是感染支原体的最大来源,建议从可靠的来源获得你的细胞株,并确保它们最近已经被检测到支原体的污染。

   使用适当的无菌技术。由于支原体很容易通过气溶胶和液滴传播,所以当你进行实验操作时,要注意吸管上的滴水,并立即清理溢出物。

   保持实验室清洁,共用细胞培养实验室是交叉感染支原体的危险区。在使用之前、期间和之后对工作表面和所有设备进行消毒。定期清洁水浴和孵化器,包括水锅。

   如果预估到有感染支原体风险,建议一次只处理一种细胞系以避免交叉污染。

   适当的使用一些支原体预防的试剂。已发表的很多文献中提到,在进行细胞培养时,都在使用一些抗支原体药物来预防支原体的污染,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如果在做到一些重要实验时,可以考虑使用支原体预防试剂(TransSafeTM Mycoplasma Prevention ReagentFM501-01FM501-02)。

   保持良好的记录。例如,对进入和离开实验室的细胞、测试结果、污染发生率和批号进行全面记录,可以在需要时更容易地确定可能的污染源,这一点对于有些实验室来说可能比较困难,但尽量做好相关的记录,对于预防支原体的污染是很有帮助的。

   定期检查是否有支原体污染。


相关产品推荐












说明:本内容由发布者发布,如涉侵权,请联系发布者处理。本内容仅代表发布者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