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于10月21日发布消息称,10月12日,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杰哈·阿尔贝特·穆鲁(Gérard Albert Mourou)以讲席教授身份,正式入职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穆鲁是世界公认的极具创新思维的超短超强激光物理学家,他与学生唐娜·斯特里克兰(Donna Strickland)发明了啁啾脉冲放大(CPA)技术,开辟了实现超高功率激光的新途径;第一次展示了利用飞秒激光来实现具有亚皮秒时间精度的电信号测量,在皮秒尺度实现时间分辨的电子衍射成像;开创了超快科学新领域,并开拓了激光在医疗健康、工业生产、前沿基础科学研究的应用。穆鲁于1944年生于法国阿尔贝维尔、1970、1973年先后获得法国巴黎第六大学物理学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2005至2024年9月在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巴黎综合理工大学任教授。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此前,穆鲁与中国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展了广泛、长期的合作研究,近年来悉心指导北京大学激光驱动多束流设施和北京激光加速创新中心建设。入职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后,穆鲁教授将与物理学院学生座谈、与相关学科带头人和青年人才研讨、实地调研相关教学科研单位和重点科技创新基地平台等方式,为筹建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开展激光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医学物理、天体物理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与国际合作奠定工作基础。(北京大学物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