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科学家维克托·安布罗斯(Victor Ambros)和加里·鲁夫昆(Gary Ruvkun)。
生理学或医学奖是2024年诺贝尔奖公布的第一个奖项,这一荣誉不仅是对科学家卓越贡献的认可,更是人类智慧与探索精神的体现。伴随此奖公布,一年一度的“诺奖周”也正式开启。
创立奖项已逾120年展现人类对抗疾病的决心时间回溯至1895年,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在其遗嘱中设立了五个奖项,旨在奖励那些“对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士。其中,生理学或医学奖作为最早设立的奖项之一,自1901年起每年颁发一次(曾因一战和二战等原因有9次没有颁发),到2024年已累计颁发了115次。诺贝尔奖不仅仅是对个人成就的表彰,也承载着推动全人类福祉进步的使命。每一届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的杰出研究,都在不同程度上改善了人类的生活质量,促进了医学科学的发展,展现了人类对抗疾病、追求健康不懈努力的决心。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历史,是一部生动的科学发展史。它见证了青霉素的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揭示、免疫系统机制的研究等一系列里程碑事件,这些发现不仅改变了人们对人体的理解,也为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在2015年因为“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提出了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疗法”,获得这一殊荣,人们从此不再“谈疟色变”。据世卫组织不完全统计,过去多年里,青蒿素作为一线抗疟药物,在全世界已挽救数百万人生命。当地时间2015年12月10日,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举行。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领奖。
跨越国界的科学对话年龄不是获奖阻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舞台上,上演着一场场跨越国界与文化的科学对话。历史上,多次出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家共同获奖的情况,这充分反映了科学研究的国际化趋势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例如,2020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就颁发给了美国病毒学家哈维·奥尔特、查尔斯·M·赖斯和英国科学家迈克尔·霍顿,以表彰他们在发现丙肝病毒方面的贡献。诸如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种合作模式不仅加速了科学发现的步伐,还加深了国际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使得原本遥不可及的科研难题迎刃而解。细数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奖史,迄今最年长的得主是美国生物学家、发现肿瘤诱导病毒的裴顿·劳斯,他于1966年获奖时已87岁高龄。历史上也不乏年轻的面孔出现在获奖名单上,他们的才华横溢与锐意进取,为科学界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加拿大生物学家弗雷德·班廷在1923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时年仅32岁,他与合作者麦克劳德共同发现了胰岛素,为糖尿病患者带来了福音。